福建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柴卫星

(2021年11月19日)

柴卫星.png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福建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各位同志予以审议。

一、六年来学会工作的简要回顾

福建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是2015年10月16日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六年来,在省供销社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主管单位省企联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下,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创新发展中心工作,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实践的原则,积极探索合作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多形式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总结和交流我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促进我省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六年来学会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研究,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

六年来,学会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11号文件、省委6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认真总结各地供销社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服务、指导各地工作实践。2016年9月,学会举办了“基层社建设专题研讨会”,市、县(区)和基层社领导以及省社有关部门负责同志4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研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社建设、分类推进基层社改造的新思路、新办法,重点就如何把基层社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深入研讨,达成许多共识,提出建议意见,形成《福建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基层社建设专题研讨会综述》在会刊上刊登,为深化综合改革、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献计献策。2018年12月,学会组织召开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40周年专题座谈会”,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和部分理事单位3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将供销合作社在不同历史节点的重要经历进行讨论和总结,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宣传推广经验,为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思考和经验借鉴,对于研究探索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规律,实现供销合作社高质量持续发展,有着指导意义。

(二)组织学术交流,增强学会的凝聚力

六年来,学会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并通过开展论文征集活动等形式,组织学会理事和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实际工作者,广泛研讨交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2016年12月,学会配合省社在福州承办了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六届三次理事会暨专题座谈会,学会秘书处还撰写了《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探讨》在会上发言。积极参加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研讨活动,学会秘书长撰写的《从长汀县供销合作社专项改革试点看密切与农民联结的实现路径》在2019年11月全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专题研讨会上获得好评,并被选登在《中国供销合作通讯》2020年第一期。学会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举办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主题征文”活动,选送的征文有1篇荣获二等奖、1篇荣获优秀奖。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总社举办的“不老的供销社、未了的供销情”主题征文活动,我省选送的有1篇荣获三等奖。

(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学会的影响力

六年来,学会发挥优势,努力办好会刊《福建供销合作经济》,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凝精聚力推动我省供销合作社事业改革发展。同时围绕国家的重大决策和供销社的重要活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明确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会刊《福建供销合作经济》既开辟“社务纵横”“经验交流”“党建工作”“文明之窗”等栏目,刊登各类调查报告、研讨文章等,也刊登反映首届“一带一路”农交会、庆祝建国70周年以及各级供销合作社开展活动、改革发展业绩和会员企业形象的图片,力求贴近会员、贴近基层,服务供销合作社中心工作。学会还为《福建供销合作经济》聘请了4位特约撰稿人,切实加强通联队伍建设。在编辑工作中,坚持“三审三校”制度,按照流程规范的要求,确保刊物办刊方向和质量,提高刊物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六年来共刊登各类理论研讨、调研报告、系统动态信息、典型经验材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政策性文件等文章、资料信息600多篇、各类图片700多幅。

(四)总结推广典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六年来,学会领导、常务理事结合省社开展的“三抓三促”“到乡村、进企业,摸实情、解难题,强素质、促发展”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等主题活动,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发现总结典型,形成了调研汇报材料提交省社领导参阅,并通过《福建供销合作经济》推广了一大批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新型业态、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推进基层社改革改造、社有企业改革改制、百强县级社建设、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等先进典型,同时介绍宣传了我省供销社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激发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五)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认真执行党建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切实加强学会党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做好学会财务年度审计工作,认真及时抓好巡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学会秘书处建设,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参加省企联举办的全省性社会组织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学会业务工作水平。学会秘书处力求贴近会员、贴近基层,服务供销合作社中心工作,增强为会员服务能力。

第五届学会理事会工作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努力,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步,在服务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新的提高,这是上级机关和省社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体会员积极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学会理论研究力量不强,创新活动不多,学术交流层次不高,会员比较单一,自身建设和服务会员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还不适应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二、学会今后五年的任务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供销合作社正进入深化综合改革的全新阶段,面临的机遇更加良好,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必须理论先行。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作为供销社理论创新阵地,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始终把供销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创新作为工作的核心,不断加大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力度,为服务全省供销合作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按照省供销社的工作部署,自觉把学会工作融入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大局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加强应用研究为主线,加强调查研究,推进交流合作,优化服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学会凝聚力和影响力,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指示。我们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自觉牢记在心中、坚决落实到行动上。

(二)进一步加强理论研讨,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合作事业发展,离不开理论指导、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加强供销合作经济理论研究,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学会更好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讨论研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与探索。学会要加紧围绕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前瞻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准确把握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从理论上回答清楚“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内涵、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深入研究如何既坚持合作制原则,体现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等问题,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符合福建经济社会实际的供销合作社发展路子;深入研究供销社如何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在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作用,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等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需求发生趋势性变化的情况下,推动供销社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巩固和扩大在农村市场的主导地位等现实问题。

(三)开展广泛调研,力争出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

面对加快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回答。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调研,提出对应措施,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研究成果和建议。学会要更好为“三农”服务,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问题、谋划举措、推动工作,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为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和加快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措施。一是密切关注关注供销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围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展开调研,积极总结“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经验,重点关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制度、体制和机制设计,为福建供销社“三位一体”综合改革献计献策。二是密切关注供销社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供销社系统流通服务网络进行深入调研,尤其是对供销社城乡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基层社经营网点建设以及智慧供销等省供销社重点建设项目要进行深入调研,寻找供销社流通服务体系的症结所在,为优化供销社流通网络布局、促进供销社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三是密切关注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仅仅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全面掌握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现状,找出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短板,发现农民生产的迫切需要,有的放矢,为补足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短板提出相应的措施。四是密切关注供销社合作金融的发展。合作金融是供销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源泉,必须深入农村,认真研究农民的金融需求,总结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经验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为促进合作金融规范发展,提高农村合作金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出谋划策。

(四)继续参与办好学会刊物,提高刊物质量

《福建供销合作经济》杂志是福建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主办的刊物,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的理论园地,对于传达党和政府以及上级社的指示精神,探讨供销合作经济理论、介绍国际合作社运动、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工作经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参与办好《福建供销合作经济》,提高学术水平,提高会刊质量。一是打造精品栏目,尽可能多的组织一些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读者需要的短小精悍、丰富多彩的文章,争取多发布具有导向性、探索性、前瞻性的理论文章;二是要进一步提升会刊学术性,坚持专家审稿,在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稿件,不定期地发布约稿信息,密切关注学界前沿动态,充分了解优秀学者对于合作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紧盯优秀学术成果,争取转化为优秀期刊;三是提高创新意识,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在技术上与时俱进、办刊理念上卓越追求,既要把视角放在供销社系统的亮点、热点和难点上,又要把视角放在与供销社密切相关的“三农”工作上,努力把《福建供销合作经济》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夯实学会工作基础,是提高学会工作水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一要加强学习。理论素质的高低,决定理论创新的质量和水平。要把强化学习、提高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提高理论研究站位和素养;要注重学习供销社改革发展历史,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要注重学习借鉴全国兄弟省市和国外合作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拓展研究问题的视野,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社会组织。二要进一步推进开放办会。加强与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收有志于合作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入会,为供销合作经济学会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学会理论水平。三要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严格要求、严谨作风,坚持深入基层实际,紧贴基层,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创新型的社会组织。四要切实加强秘书处建设,做好学会日常工作。秘书处工作是学会的核心,秘书处工作水平决定了学会工作质量和水平,要发扬志愿者精神,勇于奉献,敢于担当。要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协调,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密切会员之间联系,服务会员,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服务型的社会组织。

各位代表、同志们,福建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肩负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理论研究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在省供销社党组的领导下,依靠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把学会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为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微信截图_20220303162804.png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IF云科技
  • 首页
  • 电话
  • 位置